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 首 页> 教育资讯> 正文
系统培养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

    近年来,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体现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上。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一、正确看待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素养培养。

  首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蕴含了职业素养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里所指的“高端”不仅仅是高的技术与技能,还包括高素质、高素养等重要内涵。要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出发来正确认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它应包含技术素养、人文素养、职业态度等多个层面的关键要素。

  其次,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人本理念,聚焦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把职业素养的要素、要求和标准内化到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中,把先进、高端要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的管理行为中。

  再其次,职业素养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事实表明,人力资源市场对就业竞争力的导向已经向职业素养偏移。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它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弥补、调节和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使其立足岗位、融入社会。

  二、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培养上存在的共性问题

  麦可思公司对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高职生就业后的离职率与本科生相比偏高,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生涯模糊、缺乏诚信意识等,这些都直接指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反思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学校内部没有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合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对独立,而人才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相互割裂是背后的重要原因。职业素养教育仅仅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几门课程,而没有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根源看,还在于学校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虽然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但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

  三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些高职教师缺乏奉献精神,职业观念淡薄;缺乏对知识的实践性体验,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缺乏实训与实习的指导经验;缺少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背景。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优势的发挥。

  四是校企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职业素养培育的校企互动机制。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对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价值观、管理风格、工作模式、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高职院校学生难以深入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三、确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系统格局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起一个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

  第一,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界定具体的职业有哪些特定的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内容进行有序梳理。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岗位职业活动要求的作风、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要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

  第二,贯穿专业教学,建立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落实到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中精心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尤其是职业规范教育的全程渗透、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同时,还要把隐性教育嵌入学习过程,通过“第二课堂”形式的职业活动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第三,将深层次校企合作作为加强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要途径。以实践为载体的职业素养教育,既不能脱离企业学校自己搞一套,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企业,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接受企业的教育。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前端,在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共同制定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和评价。

  第四,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教育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方式,例如进行案例讨论、专题调研或现场实践时,有意识地加入职业素养的内容。日常管理中也要找准职业素养教育的工作载体,如将寝室卫生和文明行为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第五,建立标准、丰富手段,构建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职业素养的考评应建立标准、丰富手段、形成机制。可以先从课程考核入手,比如课程标准中突出对学生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职业态度的界定,实践项目、技能竞赛等环节突出对职业规范的要求,全面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更深层次上,可以尝试探索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体系,将职业素养的评价目标分解成以课程、实践项目、活动等为载体的若干子目标,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化的评价模型。

  第六,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广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搭建职业素养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通过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王振洪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Copyright©2024 437必赢会员中心·(China)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4楼 网站:www.qdbito.com

Baidu
sogou